2002年1月13日,成都一位叫瞿小林的奔驰车主将加入“奔驰汽车质量问题受害者联谊会”,并称如果自己的“问题车”再不妥善解决,也会效仿武汉野生动物园的做法,先“牛拉奔驰游大街”,然后砸“大奔”。2002年1月14日,21时15分,中央电视台《实话实说》栏目以“武汉车主怒砸奔驰&r
;
2002年1月13日,成都一位叫瞿小林的奔驰车主将加入“奔驰汽车质量问题受害者联谊会”,并称如果自己的“问题车”再不妥善解决,也会效仿武汉野生动物园的做法,先“牛拉奔驰游大街”,然后砸“大奔”。2002年1月14日,21时15分,中央电视台《实话实说》栏目以“武汉车主怒砸奔驰&r
;武汉野生动物园立即反击:砸车的行为是一名中国消费者对奔驰公司不负责任态度的一种抗议,绝非炒作。2002年1月9日,一位浙江义乌奔驰车主由于“座驾”问题多多,义愤之下也表示要学武汉野生动物园的做法砸车。2002年1月10日,奔驰问题汽车受害者联谊会在北京发表声明,要求奔驰公司就解决奔驰车质量问题尽快予以答复,否则将采取进一步的措施,包括将病车运往北京要求鉴定,并沿
;2001年12月27日,“砸奔”的第二天,梅赛德斯--奔驰公司驻北京办事处就此事发表声明:问题的原因已被查明是由于客户使用非指定的燃油所致。我们出于好意为客户提供清洗燃油系统的免费服务,这一免费服务将于2002年1月31日之前有效,不幸的是客户拒绝了这一善意的提议,我们对客户选择不接受我们对他的帮助而深表遗憾,对有关人士在这件事上所采取的极端的、没有必要的行为深
;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,都要反思:是否因为对手的原因,导致我们作茧自缚地把一些美好字眼当作禁语,将它们排除在自己的舆论战之外,从而把制高点拱手相让?在一个舆论场里,有时候会出现“双重舆论制高点现象”。但归根结底还是只有一个珠穆朗玛峰,只要双方一PK,就可以看出端倪。在中国舆论场,“爱国与富强”的舆论海拔高于“民主与科学&rdquo
;奥论场指的是舆论主体互相争夺关注、注意力此消彼长的特殊的奥论空间。舆论的第一空间律就是舆论场的能量守恒定律:舆论场的注意力可以分配,可以变换为不同形式,但总能量不变。两个不同的舆论场一旦出现能量交换(注意力交换),就可能出现第三舆论场,即两个不同舆论场相互针对、彼此涉及、共同关注所形成的两者间奥论场。分属不同舆论场的各要素之间、要素与场中间、场与场之间的舆论传播,就是跨舆论场传播。奥论
;我们发现,各种舆论场的最高峰都有一个共同的字眼-爱!无论是民主自由,还是富强发展,所有美好的字眼都比不上“爱”。所有的宗教,都是靠“爱”起家,都抢占了“爱”这个舆论制高点巅峰。所有宗教信奉的神都有两个共同的特点:一个是法力无边,另一个是爱人类。如果法力无边,却不爱人类,那就是魔鬼!无论是上帝与你同在,还是佛光普照,
;这一天,是这辆奔驰车保修期的最后一天。201年12月25日,在开砸奔驰的前一天,武汉野生动物因又以一个“老牛拉奔驰游街”的行动,有效扩大了这一事件的影响力。下午两点,在十多家媒体记者的镜头下,一头老水牛缓缓拉着那辆S1X230型奔胞车在武汉人民会议中心旁的马路边绕行一图,再次展示了砸车的决心。2001年12月26日,上午11时整,在众多媒体的关注下,武汉森林野生
;曲折的故事情节 好的事件营销,应该像讲故事一样,一波三折,让人们看了大呼过瘾,看了还想看,这样新闻效应才能持久。比如著名事件营销案例“武汉动物园砸大奔”:从2001年12月中旬到2002年3月下旬,在整整3个多月的时间里,中国的媒体几乎都被“砸奔驰”事件所深深吸引,并为之进行了连篇累牍的报道。之所以媒体和公众对该事件如此关注,就是因为该
;控制好风险在策划一次营销方案之前,一定要充分考虑到风险因素,要控制好风险,千万不能对企业造成负面影响,所有的推广都应该是为品牌做加法。一个典型的失败案例,是2010年的KFC秒杀门事件。本来挺好的一个网络营销活动,结果由于当初策划时风险意识不够,考虑不够周全,为企业带来了一场严重的公关危机。
;3.事件与品牌关联 事件营销无论怎么策划,一定要与品牌有关联,最后一定要能对品牌起到宣传作用。比如前面提到的海尔砸冰箱、老板喝涂料等案例,都与品牌诉求紧紧联系在一起。砸冰箱是为了突出企业重视产品质量,喝涂料是为了表明产品安全环保。千万不能生拉硬扯,这里说一个算是失败的安全:“兰董”。 2008年4月9日,兰董在网上注册了个人空间,并写下了两篇博客。一篇《80
;